《关于加大有效投入,加快产业强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议案》(市人大代表、国家统计局镇江调查队 潘荣军)
有效投入就是实体经济的后劲和未来,加大实体经济有效投入不仅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关系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还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近年来我市通过推动转型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开展专题招商、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审批服务,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特色逐步凸显、创新能力得到增强,绿色转型步伐加快,拥有了较好的产业基础。但与对标苏南、站位苏南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有效投入数量少质量不够优。2013年~2017年,全市累计新开工总投资超10亿元的制造业项目仅为32个。同时,产业项目层次不高、质量不优、储备不足、推进不实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产业大项目、好项目依然匮乏,新招引重大项目中制造业项目占比还不高,新开工项目、新增长点项目增长乏力。部分项目建设周期长,竣工产出慢、投资回报低,发展后劲亟待增强。
(二)投资有效性明显下滑。从滞后一年的工业投资效果系数(N+1年的工业增加值/N年工业投资额)看,2011年~2015年我市工业投资效果系数分别为1.98、1.88、1.86、1.77和1.50,可以看出工业投资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减弱的趋势。我市多数企业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虽然生产效率有所增加,但是由于附加值较低,投资收益不升反降。
(三)资产转化速度明显放缓。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规模以上工业新增固定资产原值大幅收缩。2012年~2016年每年新增固定资产原值分别为455.02,652.08,735.75,374.56和581.93亿元,尤其近两年的规模过小。第二,资产转化率有所下降。2012至2016年固定资产转化率(n+1年的新增资产原值/n年投资完成额)分别为63.1%,73.9%,72.5%,32.6%和42.4%,这意味着投入到工业经济中的资本转换为企业固定资产的速度在放慢。
为此,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对照十九大报告“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要求,坚持发展至上、产业为主,深度对标苏南。紧扣《关于推进产业强市的指导意见》目标任务,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建设,持续构建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践行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强化重点项目攻坚,突出优势产业,狠抓产业链招商,着力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和产出效益。
(二)进一步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产业强市必须重视新动能培育,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六个领域(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新动能的培育方案,比如在创新引领方面、低碳新经济方面下功夫,争取国家、省政策支持,做大做优。
(三)进一步强化平台载体建设。要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坚持企业集中、产业集聚、生产集约、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益的原则,推动各类开发区、高新区、“三集”园区等平台载体改革创新发展,提升产业集聚辐射功能。修订完善全市开发区规划,推动开发区实现创新发展、战略转型。明晰“三集”园区主导产业,建立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加快向主题园区、功能园区、特色园区转型升级。
《关于进一步提升乡村水环境治理水平的建议》(市人大代表、句容市天王镇唐陵村 刘树安)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在“着力解决环境问题”中提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并指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作为“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之一。
当前,我市大江大河大库的治理颇具成效,但面广量大,与农村人居环境息息相关的乡村水环境治理不容乐观:
(一)任务繁重。据统计,我市共有县级河道89条,总长度649千米;乡级河道968条,长度2402千米;村庄河塘17666条(座),河塘(塘坝)总长度1792.55千米,总水面积5.52万亩。
(二)现状严峻。目前乡村河道普遍存在淤积严重、引排不畅、水体污染、河塘失管等问题。
(三)投入欠缺。乡村水环境治理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较大。以往财政投入普遍存在重城轻乡思想,对涉及乡村水环境治理的项目投入普遍欠缺,造成项目推动不顺、效果欠佳、长效管理机制未有效建立,导致部分已整治的村庄河塘存在“吃老本”和“回潮”现象。
此外,影响和制约乡村水环境的因素尚未得到彻底有效的根治,如农村垃圾处置方面,我市目前农村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1450吨,远远不能满足处理需求,且部分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进不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的推进模式尚未全面铺开,生活污水治理尚未全面覆盖;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农药、化肥等污染源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面源污染的势头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为此,建议:
(一)转变思想认识,提高重视程度。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从基层现实来看,乡村水环境治理,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目标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首要任务,还是落实和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态宜居总要求的迫切需要,事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的历史时期要坚决摒弃重城市、轻农村的施策方向,把“重中之重”和“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真正落实党管工作要求,把乡村水环境治理这项民生工程做实做细做好。
(二)树立系统思维,整合各类资源。农村水环境治理作为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要按照中央“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精神要求,针对乡村水环境治理树立系统思维,围绕河道涉及流域的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综合性治理,进一步加强跨区域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各地区和相关部门,集中整合政策、资金、项目等各类资源,切实形成合力,不断强化和创新制度性供给,发挥资源集聚效应。
(三)强化财政支持,完善投入机制。考虑到我市农村基础条件相对苏南城市较为薄弱,加大投入是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关键,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在乡村水环境治理前期示范阶段的主导作用,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要完善和巩固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在不新增村级债务前提下,撬动镇村两级因地制宜将各类要素投向乡村水环境治理,推动乡村环境改善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四)压实工作职责,提升治理成效。进一步厘清各辖市区、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进一步突出和强化辖市区、镇两级政府在乡村水环境治理中的主体作用。财政部门要在更大力度向乡村水环境治理工作予以资金保障和倾斜;住建部门要结合美丽宜居镇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突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农村河道疏浚管护和水美乡村建设力度,创设性发挥河长制的统筹协调作用;农业部门要结合村庄绿化建设和“263”专项整治行动,狠抓“三化”示范村建设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环保部门结合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突出乡村水环境监测和督查;城管部门要进一步发挥村庄环境长效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的职能和作用,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工作,为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奠定基础。
《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的建议》(市人大代表、丹徒区鑫鑫典当有限公司 万敏)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实施“健康中国”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为进一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对推进医养结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年户籍人口达68.4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5.1%,老年人群体基数大、比例高、增速快,呈现出高龄化、空巢化等特点,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突出。
为此,建议:
(一)制定出台推进我市医养结合的政策。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市尽快制定出台实施办法,为推进全市医养结合提供政策支撑。
(二)增加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供给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上门护理和家庭病床等服务,符合条件的医疗费用要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增设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床位,支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嵌入健康卫生小屋或全科医生工作室,实现服务下沉,提高资源利用率,让老年人就近享受健康养老服务。
(三)促进机构养老医养融合。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辖区内养老机构“联姻”,开展驻点服务。对经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申报条件的护理院、养老机构和开设护理型床位的基础医疗机构,可按规定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范围。落实医疗机构巡诊养老机构制度。
(四)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学习借鉴苏州、南通、徐州等地经验,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着力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问题。
《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市人大代表、镇江市财会干部学校 李文江)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和管理等工作,知识产权发展水平稳步提升,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但对照振兴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最新要求,对照广大企业、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我市知识产权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知识产权知识普及率不高,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对知识产权工作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二是部分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仍然较为薄弱,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不强,“重研发、轻专利,重创新、轻保护,重成果、轻转化”的现象还较为突出。三是全市围绕实体经济发展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为此,建议:
(一)提高知识产权意识,进一步优化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要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知识产权宣传教育,积极鼓励人民群众监督、举报不法行为,让知识产权维权、侵权行为无处可藏。要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把知识产权作为公务员培训和党政领导干部轮训的主要内容。要通过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各类产业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等平台,强化知识产权战略意识,把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经营、创新战略结合起来,运用专利进攻与防御战略,大幅度提高企业知识产权拥有量和保护水平。
(二)严格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健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要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和司法保护体系建设,发挥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快捷、高效的作用,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要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力度,通过司法、行政途径,有力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利益,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
(三)促进知识产权运用,进一步增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驱动能力。按照产业强市的建设任务,将专利产出的情况作为检验产业强市成效的重要考量指标,在实施高端领军人才项目引进、技术改造项目立项、引进战略性新兴项目投资、科技支撑计划及知识产权项目时,设立专利产出的指标;同时,在上市企业培育、征地、企业融资等工作中,增加专利指标的评分项,引导企业重视技术成果专利化,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增加专利产出,推进我市产业“高新、高端、高效”发展。
(四)加强知识产权督查,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服务质效。强化知识产权重要指标的考核,健全辖市区、高校专利创造月度通报制度。对列入科技人才党政目标考核的专利申请总量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严格考核,不仅要考核年底完成的总量,而且要将序时进度完成情况也纳入考核要素,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工作的质量。
《关于进一步吸引高校毕业生留镇的建议》(市人大代表、镇江蓝舶金属防腐有限责任公司 胡颖健)
据报道,2016年在镇6所高校(含江苏大学京江学院、金山职业技术学院)共有毕业生21331人。人社部门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留镇毕业生人数为2717名,占毕业生人数的12.7%。从中可见,无论留镇人数还是毕业生占比均偏低,我市人才流动呈现“近水楼台难得月”的现象。
人社部门近期对江大、江科大733名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参与调查的毕业生在就业城市意向上更偏向于在二、三线城市发展,其中42%的大学生选择了去二线城市就业,有38%的大学生希望在镇江、常州等竞争相对小些的城市就业。调查还显示,学生明确表态愿意留镇和不愿意留镇的分别占22%和23%,基本旗鼓相当,但引人关注的是,有55.5%的大学生对是否能留镇就业或创业尚持观望态度。这意味着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留镇或不留镇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在政策、待遇、岗位等方面对在镇高校毕业生有更多倾斜,就能让更多毕业生留镇发展。
为此,建议:
(一)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基础人才。有针对性的制定对基础人才(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本科生、研究生)留镇优惠政策。现有政策更注重高端人才的吸引往往忽视了基础人才,存在挖掘存量,轻视增量的弊端,殊不知基础人才经过企业培养并不断成长,也可以成为可堪大用的高端人才。同时,推出人才公寓政策,为引进包括在镇高校在内的各类本科以上毕业生留镇提供住房租赁服务。
(二)减少现有政策限制条件。如就业补贴、租房补贴等政策,只对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医药等“三新”的企业,而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企业并不具备“三新”企业标准。
(三)鼓励高校毕业生留镇创业。支持大学生团队承接企业外包项目,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进一步解决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融资难的问题。上调个人借款额度、合伙创业的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提高补贴标准。为留镇创业者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大学生在镇江拥有更多成长的获得感。
(四)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要搭建交流平台支持企业主动对接在镇高校、院系和相关专业导师和科研团队,开展课题攻关、人才培养等合作。把校企合作纳入各学院教学工作计划和考核体系,把校企合作的开展绩效作为干部考核评先的依据。对于外地高校的镇江籍学生,本地企业要加强对外地高校本地籍学生的接触,提供工作“直通车”,先通过提供实习岗位这一条件先吸引“回乡”,再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再使他们“留乡”。
(五)因人制宜,发挥专长。对于高层次人才如研究生博士生等更注重的是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较大的上升空间,企业在设岗时要充分利用人才的自身优势。对于专科毕业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大多比较贴合生活,实际操作能力强。企业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能够有效地留在企业长期发展。
下一篇: 京口一组认真履职 起好作用